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千岛湖鲢鳙鱼种三级培育保障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21/08/19 17:52:25  来源:中国水产  浏览次数:156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提高,水库作为水利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也逐渐增多,水库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为大水面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近些年,大水面渔业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专家、企业探索出了大水面天然增殖、人工放流增殖、网箱养殖、围网养殖、库汊养殖、流水养殖等6种养殖模式。但大水面集约化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下降、鱼类多样性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甚至爆发藻类水华。据统计,2018年,我国29%的重点监测湖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长江沿线浅水湖泊80%发生富营养化,重要湖泊夏季均出现蓝藻水华。

2018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水产养殖污染督查的力度,投饵施肥等集约化养殖方式受到严格限制,大水面渔业面临着从集约化养殖向生态渔业的转型。2019年9月,大水面生态渔业现场推进会在浙江省淳安县召开,向全国推广千岛湖的生态渔业模式。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配套公布了《大水面增养殖容量计算方法》,推进大水面渔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绿色发展。
当前,千岛湖地区独具特色的千岛湖生态渔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标杆,其中鲢、鳙鱼种三级培育模式是千岛湖生态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千岛湖渔业发展历程

千岛湖,原名新安江水库,1959年建成蓄水,设计水位黄海标高108m,面积5.73平方千米,其中浙江管辖5.33平方千米,安徽管辖0.4平方千米。千岛湖属山谷型水库,平均水深30.44m,库内

岛屿星罗棋布、港汊交错、湖岸线曲折蔓延,浮游生物饵料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千岛湖水库建设前属钱塘江水系,水域中原有鲢、鳙自然繁殖、生长。由于建造新安江电站大坝,破坏了原有生境,导致了千岛湖鲢、鳙不能自然繁殖,只能通过人工育苗,投放鱼种的方式增殖。鱼种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水库没有配套的鱼种培育技术以前,水库鱼种普遍培育不足,导致其天然渔产力得不到有效利用。千岛湖结合水库实际开创的鱼种三级培育技术,解决了水库所在山区山多地少,无法开挖内塘培育鱼种的矛盾,为保证千岛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养殖与投放鲢、鳙二龄鱼种(老口鱼种)是千岛湖增殖渔业发展的配套工程,也是整个千岛湖渔业发展的基石。

二、千岛湖鲢、鳙鱼种三级培育技术模式探索与应用

(一)模式发展简介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发展千岛湖大水面生态养殖鲢、鳙产业,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开挖建成150余亩内塘,用于培育鲢、鳙鱼种,后又利用水浅的小库湾和水位升降挑土建坝,建立了土坝库湾鱼苗种培育基地,先后建设土坝43处。
起初,鲢、鳙鱼苗从长江沿岸各地被收购后再运到千岛湖,由于交通不便,导致鱼苗在运输途中损失率高,严重制约千岛湖渔业的发展。为克服鲢、鳙苗种的限制,1964年,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利用千岛湖水库中性腺成熟的鲢、鳙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成功,完成苗种就地繁殖就地培育;1974年,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利用网箱培育鲢、鳙老口鱼种,改变了千岛湖大库放小鱼的状况,极大地提高了鱼种成活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千岛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大水面鲢、鳙鱼种三级培育模式,即内塘培育鲢、鳙夏花(一级培育)—土坝库湾培育鲢、鳙冬片鱼种(二级培育)—网箱培育鲢、鳙老口鱼种(三级培育)。
(二)一级培育
每年5月上旬采购长江原种鲢、鳙卵黄苗,汽运至千岛湖鱼种场标准内塘进行鲢、鳙夏花培育,培育密度为15万尾/亩~20万尾/亩。每亩按2kg~3kg黄豆研磨成豆浆全池泼洒,上午和下午各泼洒一次。培育时间为15d~20d,待鲢、鳙鱼苗长成3cm左右的夏花后起捕,进入土坝库湾进行二级培育。
(三)二级培育
内塘培育阶段完成后,放入土坝库湾进行冬片培育,每年的投苗时间为5月底到6月初,培育密度为白鲢1.2万尾/亩、花鲢1.0万尾/亩。在库内设置饲料台(每万尾鱼种设饲料台一只),饲料台规格为长×宽×高=1.5m×1.2m×0.2m,用塑料瓶作浮子抛锚固定,饲料台离水面深度0.5m左右。投喂菜籽饼为饵料,将菜籽饼放于容器中,加水浸泡10h~12h,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加水调拌至手捏饲料成团,不易散开为宜,投饲时将加工好的饲料捏成团,投于饲料台上,按鱼体重的3%~5%投喂,以1h内摄食完毕为宜。11月中旬至12月底出塘,冬片出塘要求花鲢达到32尾/kg~64尾/kg的规格,白鲢36尾/kg~68尾/kg,起捕后放入网箱进行鲢、鳙鱼种三级培育。
(四)三级培育

将土坝库湾出塘的冬片鱼种投放至千岛湖西北湖区网箱进行鲢、鳙老口鱼种培育(三级培育),老口鱼种入箱时间为11月中旬至12月底。培育密度花鲢为14尾/平方米~28尾/平方米,白鲢为16尾/平方米~30尾/平方米,网箱网目为2.8cm~3.2cm,网箱深度为4m~8m。老口鱼种出箱时间为次年8月底至9月初,出箱规格花鲢平均(10±2)尾/kg,白鲢平均(6±0.5)尾/kg。鲢、鳙老口鱼种不投饵不施肥,完全依靠摄食水体中天然浮游生物自然生长。

三、模式的规范化管理

(一)鲢、鳙苗种来源管理

根据有机产品规定,鲢、鳙鱼种应选择具有国家级原良种场资质、有连续生产记录,使用年限较短且未受到禁用药物污染的亲本繁育,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不使用基因工程或孤雌繁殖或人工诱导多倍体技术等技术的育苗场作为备选供方。养殖场应建立鱼苗供方档案,对供方进行评估后统一采购,未经评估的鱼种一律不得采购。
(二)建立质量追溯管理体系
为保证鲢、鳙鱼种的质量,明确鱼种三级培育模式的管理要求和关键点控制,建立生产档案和责任制度。在老口网箱上设置明显标识牌,明确养殖水域、养殖户、养殖品种、鱼种来源等信息,建立鲢、鳙苗种培育的全程可追溯体系。
(三)建立鱼种培育全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保证鲢、鳙鱼种的质量,明确各级鱼种培育过程的质量责任,建立了鲢、鳙鱼种检测体系。即在鲢、鳙鱼种采购、鲢、鳙冬片出塘、老口鱼种入库前送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药残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塘(库),检测项目内容包含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甲基汞、滴滴涕、六六六、氯霉素等禁用药物残留。
(四)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由养殖场与各级鱼种培育养殖户签订订单合同,明确鲢、鳙鱼种规格和数量,不在规格范围内的冬片将降价收购,单尾不在规格内的鱼种每不足或超出0.5kg,收购下降0.05元,而老口鱼种不同的规格范围收购价相差可达0.8元/kg,以此激励养殖户加强对鱼种养殖的管理,控制鱼种各级的规格,保证鱼种的质量和数量。
(五)规范养殖行为,全程监督管理
养殖户所有养殖行为由县级渔政局和当地养殖场进行全程监督、检查,规定水面养殖品种为鲢、鳙鱼种,老口网箱周边不设置趸船,严禁利用鲢、鳙老口网箱进行“洗鱼”(将外来鱼种放入网箱充当本地鱼种)和商品鱼养殖等经营活动。采用天然生长方式,时刻保持网箱清洁。由分布在千岛湖西北湖区的7个渔政管理组对所有网箱养殖行为进行日常监管,每月定时对养殖场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并进行不定时突击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通报。

四、鲢、鳙鱼种三级培育模式效应

(一)生态效应
千岛湖西北湖区新安江安徽段是千岛湖最大的一个支流,年入水量约占全湖的60%以上,每年有大量氮、磷、有机物、细菌和有机碎屑等输入千岛湖,对千岛湖水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释义:第50条》提出:养殖鲢鱼每生长500g可从水中吸收14.9g氮、0.85g磷、60.75g碳;养殖鳙鱼每生长500g可从水中吸收14.5g氮、0.5g磷、57.85g碳。
在千岛湖西北湖区设置鲢、鳙鱼老口养殖网箱,可利用鲢、鳙鱼特有的滤食功能滤取水体中大量藻类、有机物、细菌和有机碎屑等,有效降低这些物质的含量,减轻千岛湖的环境压力。据此估算,每年800t以上(鲢、鳙鱼各占50%)的鲢、鳙老口鱼种可带出氮23.52t、磷1.08t、碳94.88t,大大降低了进入千岛湖大水面(中心湖区)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使西北湖区成为保持千岛湖国家一级水体的一个缓冲区、生物净水处理区,起到了过滤、净化水体的作用,对千岛湖的水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
千岛湖鲢、鳙鱼苗孵化后到千岛湖开口、培育,降低了鱼种药残风险,保证了鱼种的质量安全,保护了千岛湖水源地的水环境和鱼类多样性。老口鱼种验收过程中通过抽样称重(抽样数量为网箱总数的30%),将网箱鲢、鳙老口鱼种直接投放大库,实现鲢、鳙鱼种零距离投放千岛湖,减少运输等操作环节,有效提高鱼种成活率和增殖放流效果,为千岛湖有机渔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
(二)经济和社会效应
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实施鲢、鳙老口鱼种网箱养殖,公司与养殖户签订老口鱼种收购合同,提供技术服务、资金以及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户负责进行日常管理。这种模式减少了养殖户的资金投入,产业化程度高、市场风险小、受益面广,是一种紧密型合作模式,保证了养殖户的利益,调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老口网箱养殖深受农户喜爱,这项工作每年能为75户库区群众提供了上百个本地就业岗位。2020年公司共支付老口鱼种收购费用301.4万元,为每户养殖户年增加净收入3万元以上,有助于确保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区稳定,推动了库区周边乡村振兴进程,也是实现库区渔业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五、问题与展望

传统的鲢、鳙鱼是千岛湖土著鱼类,与千岛湖水域的水生态环境相互适应。随着千岛湖休闲旅游业兴起,以及宗教放生的需求,出现了滥放外来物种这一放生变杀生的盲目放生行为,对千岛湖水生态环境平衡造成极大的影响。此外,千岛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到千岛湖旅游观光,会有大量旅游垃圾被投入水中。千黄高铁现已开通,千黄高速即将开通,且千黄高铁和千黄高速都经过鲢、鳙鱼老口鱼种养殖区,一些高速上的垃圾也会被吹到水中。由于千岛湖老口鱼种网箱采用的是毛竹框架,结构简单、简陋,毛竹框架均为天然产品,一些水草容易附着在毛竹上生长,对水体水质没有影响,但会拦截上游漂来的垃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景观。

因此,建议在当地建立生态放流基地,制定规范放生行为标准流程,将千岛湖范围内的放流、放生活动进行统一管理,设置专门人员负责监督、提醒、帮助游客或宗教人士进行规范放流操作。在生态放流基地进行水生物多样性、水环境保护等科普宣传,加强群众对鱼与水关系的认知以及提高其对渔业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群众日常活动中破坏水生态的不文明行为。当地企业将增殖放流活动与三产融合,以巨网捕鱼和美食为切入点,让游客享受美景和千岛湖有机鱼美味的同时增加增殖放流的乐趣,有效提高渔业生产的转化价值。
对于千岛湖养殖水域要加强养殖过程的管理,鼓励养殖从业人员一要加强养殖过程的巡逻次数,发现网箱周边和网箱上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并打捞上岸统一处理;二要对一些破损的框架、网箱及时更换,并将更换后的框架和网箱及时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当地养殖企业可以渔业转型为切入点,将千岛湖水库生态养殖与休闲旅游渔业相结合,把千岛湖老口网箱与休闲旅游相融合,争取将养殖网箱
打造成特色旅游景观。政府部门要科学设置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对旅游产业产生的垃圾及时处理,并加强监管,严禁企业或个人将垃圾直接投到水中,对高速路上乱扔垃圾的人严肃处理,还应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杜绝旅客参观时乱丢垃圾的行为。

作者:盘家永、邵建强、何光喜、孙梦婷

作者单位: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下一篇:说一说柳根鱼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