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虾须变化对应的病害

发表时间:2021/12/20 12:58:53  浏览次数:176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很多病症其实很早就有预兆了,只是养殖户朋友不注意,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对虾须变化会预示着那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一、白须

1、气泡病引起白须

气泡病是在水体中某种气体(多为溶氧)突然升高或长期偏高,处于过饱和状态,造成部分气体进入对虾的组织、器官、内脏,对虾应激蜕壳,尤其是在对虾蜕壳期,白须现象多。如果出现死虾的就要及时检测水体指标和细菌感染。

措施:

(1)合理增氧,养殖时间长,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导致耗氧增多,增氧时注意检测溶氧,可以预防气泡病。

(2)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耗氧较大的菌制剂,即可增加水体和空气的溶氧交换,又可控制藻类大量繁殖,保持水体清爽及维持适当的透明度。

2、碳酸钙过多引发白须

碳酸钙比较高的水体就可以减少钙的投入。

二、断须

断须分为两种,断须面有无黑点。

造成对虾断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激反应,环境应激引起的,池塘换水过快或者天气突变都会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断须是没有黑点的。

2、缺钙引起,对虾脱壳困难,在对虾蜕壳的过程中,部分虾须的外壳无法正常全部脱离虾体,最后导致无法蜕出的部分断裂,出现断须的现象。

3、细菌感染,断续的截面发红或者发黑,正常情况下是没有颜色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病原微生物在池塘底部大量繁殖,对虾体质下降之后,引发的细菌感染。断须处由于没有足够的VC使断须处及时愈合,容易被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感染或者被氧化成黑色,造成断须处的黑点。

断须的几点处理建议:

1、在养殖的过程中做好底质和水质的管理,确保水质指标的稳定和在养殖对虾适宜的范围内,保证池塘底部溶氧的充足,如果发现水体的不良,氨氮,亚硝酸盐,pH偏高等需要及时进行调节。

2,补充VC:在对虾蜕壳高峰期来临之前,使用VC拌料,增强对虾的体质,迅速补充离子钙等补充水体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对虾的顺利脱壳。

3、倡导生物改底:可以先进行消毒,后补EM菌,改良底质环境,减少底部细菌的滋生,在养殖管理中,保持底氧的充足。

三、须长体长

正常南美白对虾的须长是体长的1.3到1.5倍。造成对虾须过长主要原因是蜕壳不遂。

在对虾蜕壳的过程中,外壳无法正常全部脱离虾体,但是对虾须还在生长,最后长期蜕壳不遂导致对虾须过长现象。

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就是用手轻轻的去戳对虾的腮盖,如果能戳下一层壳,这就说明对虾有多层壳,长期蜕壳未遂。

棉花虾就是典型的须过长。

对虾须长的几点处理建议:

1、及时补钙补营养

对虾长期蜕壳不遂主要还是因为营养和钙不足。及时补充钙,才能为蜕壳提供必要条件。

2、刺激对虾蜕壳

(1)消毒的条件下刺激对虾蜕壳

之前在海南跑塘的时候就发现很多养殖户就采用的消毒的方法刺激对虾蜕壳,但是效果不好。对虾养殖是为了养好虾而不是冒着风险把虾养出来。

(2)及时换水刺激对虾蜕壳

频繁的换水,利用水的温差来刺激对虾,但要注意换水时要缓慢。过快会引发对虾应激,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

(3)持续增氧

对虾在蜕壳的时候充足的氧气,会明显加快对虾的蜕壳速度。

(本文来源:帮邦水产)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