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原双竹镇)大竹溪村
通讯:13983250545
邮箱:ycsh6318@163.com
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如何发现与诊断河蟹是否生病?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河蟹生活在水中,患病不易被发现。河蟹养殖户要想知道自己养殖的河蟹是否生病,应先了解生病的蟹同正常的健康蟹的区别。一般可从以下几种情形来判断:
1、从养殖蟹类的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蟹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即有蟹病发生的可能。
2、从蟹的活动情况判断。若有蟹在水边,行动迟缓,看见人不躲避,就是蟹可能发病的征兆。
3、从蟹的体色判断。健康的蟹体色正常,生病的蟹大多会有体色变化,如蟹体变黄、体表斑点增多等。若池塘中出现死蟹极有可能是蟹病发生了。
上述几种情形可初步判断养殖河蟹是否生病,关键是在平时要坚持巡塘检查,注意观察,掌握情况。一旦情况有变化,应立即从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首先是对养殖水域环境和周围的环境等进行了解。水环境对蟹有直接的影响,在有蟹病发生的水域,要了解底泥、水质、水温和水色变化等情况,了解是否有有害物质进入养蟹水域。
其次要了解饲养管理情况。养殖河蟹生病与饲养管理有关。如投喂变质的饲料就容易引发河蟹肠炎病;施用没有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或是施肥过量,会导致池水恶化,从而引发蟹病;下簖时操作不慎会使蟹体受伤,也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在调查时要对投饲施肥情况和放养密度、规格,搭配比例及捕捞操作等情况详细了解,对天气变化和各种病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以及该水域多年来蟹病发生的情况等,也要了解。
蟹体检查是诊断蟹病的关键环节。蟹体检查有目检和镜检。目检即用肉眼观察检查,这是野外调查与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蟹体检查的主要部位是体表、鳃、内脏,检查顺序与方法是:
体表:将病蟹或刚死不久的蟹放入白色瓷盆中,按顺序仔细观察背部、腹部、步足等,体表上的一些大的寄生虫很容易看到,肉眼看不见得小型病原体,则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分析辨别,并将观察到的症状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
鳃:检查的重点是鳃丝。先对鳃丝外观进行检查,看鳃丝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上有无异物或寄生虫,鳃丝是否肿大或溃烂等。
内脏:内脏检查以肠道、心脏为主。先将病蟹从甲壳后部掀开,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到的寄生虫,仔细观察肠道中有无寄生虫或其它病症,肠道内容物颜色是否正常。心脏是否肿大。目检是以症状为依据,检查要认真仔细,全面分析,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在目检时结合显微镜检查,以便更准确确定病原,对症下药防治,取得好的效果。
1、从养殖蟹类的吃食情况判断。在天气、水温等环境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蟹的吃食量突然下降,甚至停食,即有蟹病发生的可能。
2、从蟹的活动情况判断。若有蟹在水边,行动迟缓,看见人不躲避,就是蟹可能发病的征兆。
3、从蟹的体色判断。健康的蟹体色正常,生病的蟹大多会有体色变化,如蟹体变黄、体表斑点增多等。若池塘中出现死蟹极有可能是蟹病发生了。
上述几种情形可初步判断养殖河蟹是否生病,关键是在平时要坚持巡塘检查,注意观察,掌握情况。一旦情况有变化,应立即从多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
首先是对养殖水域环境和周围的环境等进行了解。水环境对蟹有直接的影响,在有蟹病发生的水域,要了解底泥、水质、水温和水色变化等情况,了解是否有有害物质进入养蟹水域。
其次要了解饲养管理情况。养殖河蟹生病与饲养管理有关。如投喂变质的饲料就容易引发河蟹肠炎病;施用没有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或是施肥过量,会导致池水恶化,从而引发蟹病;下簖时操作不慎会使蟹体受伤,也会引发多种疾病。所以在调查时要对投饲施肥情况和放养密度、规格,搭配比例及捕捞操作等情况详细了解,对天气变化和各种病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以及该水域多年来蟹病发生的情况等,也要了解。
蟹体检查是诊断蟹病的关键环节。蟹体检查有目检和镜检。目检即用肉眼观察检查,这是野外调查与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蟹体检查的主要部位是体表、鳃、内脏,检查顺序与方法是:
体表:将病蟹或刚死不久的蟹放入白色瓷盆中,按顺序仔细观察背部、腹部、步足等,体表上的一些大的寄生虫很容易看到,肉眼看不见得小型病原体,则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分析辨别,并将观察到的症状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分析。
鳃:检查的重点是鳃丝。先对鳃丝外观进行检查,看鳃丝颜色是否正常,粘液是否较多,鳃丝上有无异物或寄生虫,鳃丝是否肿大或溃烂等。
内脏:内脏检查以肠道、心脏为主。先将病蟹从甲壳后部掀开,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到的寄生虫,仔细观察肠道中有无寄生虫或其它病症,肠道内容物颜色是否正常。心脏是否肿大。目检是以症状为依据,检查要认真仔细,全面分析,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在目检时结合显微镜检查,以便更准确确定病原,对症下药防治,取得好的效果。
上一篇:河蟹脱壳生长与外部因素的关系
下一篇:甲鱼养殖慎用食盐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