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食物变化

发表时间:2024/01/29 13:23:28  来源:海洋与渔业 2018年10期  浏览次数:270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郑重提醒】:本站所有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谢绝转载!!谢谢合~
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会变!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食物变化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肖尤盛 陈海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王雪辉 王跃中 梁新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栖息于我国沿海鲸豚类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 IUCN(国际自然及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数据缺乏”物种,2008年 IUCN已将中华白海豚定为近危等级。

近几十年来 ,过大的捕捞强度及传统的作业方式导致珠江口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珠江口海域的海洋开发也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渔业资源中的鱼类是中华白海豚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鱼类的分布和丰富程度与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数量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内中华白海豚捕食鱼类的种类调查分析,初步判断中华白海豚未来的食物资源状况。

一、材料与方法

(一)航次和站位设置

2017年8月(夏季)、2017年11月(秋季)、2018年 1月(冬季)和2018年 4月(春季),在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设置 9个站位开展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

(二)采样方法

调查采样按相关规定执行,每站连续拖曳30min,拖速2.8~3.5kn,平均3.26kn。海上现场调查采用单拖渔船拖网采样。渔船总功率162kW,总吨均76t,船体全长24m,船宽6.0m,吃水深1.6m,装备有ROYALRV-680GPGPS定位系统和 JKCRadar。拖网船使用的网具上纲长度为 13m,网口网目为 40cm,囊网网目为2.2cm,网衣全长为38m。

1.资源评估方法(扫海面积法)

资源量评估采用扫海面积法,该方法比较适用于调查底层渔业资源情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拖网网具扫过的单位面积内捕获的鱼类等的数量,计算单位面积内的资源量,再换算出整个调查海区的资源量。扫海面积法的公式:

2.优势种

游泳生物群落优势种的分析采用 Pinkas 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3.群落格局分析

运用转化后的数据计算站位间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构建相似性矩阵,根据相似性矩阵,进行组平均法聚类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保护区渔业资源

1.种类组成。2017-2018年,在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进行了 4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有效采样共36网次,渔获游泳生物 121种,其中鱼类种类最多,达 78种,占总渔获种类数的 64.46%;其次是甲壳类,为37种;头足类6种。

夏季调查共捕获鱼类42种,其中以实验区和缓冲区的种类最多,为33种;核心区相对较少,有 26种。秋季调查共捕获鱼类33种,以缓冲区出现的种类最多,有 26种;实验区和核心区都为21种。冬季调查共捕获鱼类 40种,其中实验区出现 24种;实验区和核心区分别出现 20种和29种。春季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45种,其中实验区出现 22种;实验区和核心区都为 32种。3个区域渔获各类群的游泳动物变化不大,均以鱼类占优势,其次为甲壳类,头足类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冬春夏保护区三个区域的鱼类较为丰富,而秋季的鱼类偏少。

2.渔获组成。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分别占调查海域底拖网渔获生物量的86.92%、0.76%和 12.32%,鱼类明显占绝对优势,中上层经济鱼类的生物量占优势,为 35.74%(见表 1)。调查渔获的头足类较少,仅占总渔获的 0.67%。甲壳类中以虾类的生物量最高,占 20.09%;其次为蟹类,占为 0.76%。渔获样品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主要为中上层经济鱼类、底层经济种类和虾类。

(二)中华白海豚食物鱼类评估

1.中华白海豚喜食的鱼类。关于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捕食选择的研究资料非常有限。香港方面的研究表明,石首鱼科、带鱼科、鳀科和鲱科鱼类占其捕食消耗的93%,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山大学的死亡搁浅海豚样品研究也表明,叫姑鱼、棘头梅童鱼、稜鳀类等河口鱼类是中华白海豚最为喜好的鱼类。

表1 四季调查海域渔获样品生物量组成

表2 中华白海豚喜食性鱼类的渔获率

表3 中华白海豚喜食鱼类的区域变化

本次调查渔获的中华白海豚食性鱼类共 27种(见表 2)。四次调查,中华白海豚的喜食性鱼类渔获率为 38.31kg/h,以夏季最高(76.96kg/h);其次为秋季(44.90kg/h);春季和冬季较低,渔获率分别为24.34kg/h和 7.03kg/h。

夏季,喜食物鱼类的渔获率以棘头梅童鱼、凤鲚和裘氏小沙丁鱼位居前三位,渔获率分别为35.40kg/h、23.00kg/h和5.04kg/h;其他中华白海豚喜食鱼类较少。

秋季,喜食物鱼类的渔获率较高的种类有花鰶和凤鲚(渔获率分别为 15.77kg/h和 15.74kg/h);棘头梅童鱼位居第三位,渔获率为 9.52kg/h;其他中华白海豚喜食鱼类较少。

冬季,中华白海豚喜食性鱼类以凤鲚占绝对优势,渔获率为4.99kg/h;其他鱼类较少。

春季,喜食性鱼类以银鲳的渔获率最高,为11.62kg/h;渔获率较高的还有棘头梅童鱼和凤鲚,渔获率为3.63kg/h和3.18kg/h(见表2)。

2.中华白海豚喜食鱼类的区域分布。以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功能区计,中华白海豚喜食性鱼类在四季调查中以实验区最高,渔获率为53.67kg/h;其次为缓冲区,渔获率为31.91kg/h;核心区的渔获率最低,为29.34kg/h。各季节调查中,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喜食性鱼类均以实验区的渔获率最高,春季则以缓冲区较高(见表3)。

三、结论

2017-2018年度四季调查共捕获游泳生物 121种,其中鱼类最多,达 78种,占总渔获种类数的 64.46%;其次是甲壳类,为37种;头足类6种。鱼类以底层种类占主导地位,占鱼类种类数的 54.55%,中上层鱼类种类相对较少,占 9.92%;保护区海域的经济鱼类种类较多,共有45种(包括底层经济鱼类和中上层经济鱼类),占鱼类种类数的37.19%。

结果表明,中华白海豚喜食性鱼类渔获率均随季节的变化有所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因此,加大珠江口海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对中华白海豚食物来源十分重要,及时制订和实施增殖放流的方案、科学选取放流的生物种类除了恢复珠江口渔业资源外也可为中华白海豚提供相应的食物来源,有效缓解下降趋势。

注释:[1]B:现存资源量(t);A:每小时扫海面积 (km2/h);S:调查水域面积(km2); Y:平均渔获率 (kg/h);E:逃逸率 (这里取 0.5)。

[2] N :某一种类的尾数占总尾数的百分比;W :某一种类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F :某一种类出现的站数占调查总站数的百分比。

声明:转载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订阅号头条@渔人刘文俊

"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吉永水产品养殖股份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