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斑鳜(guì):全身布满“铜钱”花纹

发表时间:2022/10/06 20:09:27  来源:网易  作者:交汇点  浏览次数:125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全身布满“铜钱”花纹

斑鳜有俗名桂花鱼、季花鱼、花鱼等。它们外形富有辨识度,身体略侧扁,主色为深黄褐色,头部有大量黑斑,身体上布满大小不等、形状类似古代铜钱的黑色环形斑。它们的腹鳍、尾鳍、背鳍均有像扇骨一样的支撑,上面点缀着黑色斑点。

斑鳜个头不算大,一般不超过2千克,可长到40厘米长,生长缓慢,一般体长在10厘米至30厘米。

性格凶猛的“偷袭者

斑鳜吻部钝圆、下颌略向前突出,有着发达的犬齿,上颌仅前端有犬齿,排列不规则。

这样的吻部结构给斑鳜带去极强的咬合力,它们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黄昏和拂晓,斑鳜纷纷外出捕猎,捕食小型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等。

凭借着极强的爆发力,斑鳜成为伏击高手。捕食时,它们不会“尾随”猎物,而是单独躲在阴影处,确认目标后,再突然发起袭击。完成摄食后,它们继续躲藏在阴暗处,伺机猎杀下一个目标,属于典型的“力量不够、技巧来凑”型捕食者。

它们不耐饿,饿急眼了,甚至会攻击并吃掉同类,以此维系生命。神奇的是,研究观察表明,月圆时,斑鳜极少外出觅食。

人工养殖技术成熟

白天,它们藏身于水底的岩缝、石砾里休息,能在江河、湖泊中生活,尤其喜欢栖息于流水环境。气温下降,斑鳜会找一处水较深的洞穴或水库越冬。受水质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野生斑鳜数量并不乐观,应加强保护力度。

人工养殖斑鳜的技术较为成熟,人们已能够人工繁殖斑鳜养殖苗,突破了规模化养殖瓶颈。斑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几乎没有小刺,因此有“淡水石斑”的美誉,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类,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淡水出口创汇鱼类。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