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药施用热门文章
- 水产禁用药和识别真假渔药
- 陈昌福:在水产养殖中对经验性
- 渔药药理概论(上)
- 常用的清塘药物和特殊的清塘药
- 生石灰的使用
- 福尔马林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二溴海因的使用方法
- 国家禁用渔药清单
- 如何有效规避水产用药事故!
- 国家水产用渔药新标准:104
- 驱杀虫药物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
- 池塘使用生石灰的拮抗注意事项
- 渔药药理概论(下)
- 水温低,选、用药方法和应激反
- 敌百虫防治鱼病的方法
- 水产养殖“抗药性”的外因内因
-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
- 各种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关键
- 水产非药品行业:表面的欣欣向
- 水产养殖业禁用药物与现状
- 水产品病原体抗药性的产生与改
- 细菌获得耐药性的途径
- 水产养殖缺氧与高锰酸钾的使用
- 鱼类(锦鲤)麻醉小知识
- 高效杀菌剂——溴氯海因和二氧
- 氯霉素的替代药物——氟苯尼考
- 中药大黄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
- 渔药行业的蓬勃和混乱,水质改
- 改变人类情绪的药物也会改变鱼
- 淡水鱼水霉病防治的药物选择
- 正确施用鱼药的二十法则
- 泼洒维c 卖的是概念 洒的是
二氧化氯的功效
用生产第一线的水产养殖体会!来助推渔业发展提振产业效益!
国外大量的实验研究显示,二氧化氯是安全、无毒的消毒剂,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同时在消毒过程中也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可产生“三致作用”的有机氯化物或其它有毒类物质。因此,二氧化氯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特别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使用中已经证实,二氧化氯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类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可治疗烂肉、烂鳃、鳃菌、溃疡、掉鳞、立鳞、出血、肠炎、白毛、腹胀等各类疾病。并能同时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
1、广谱强力性,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
一般消毒手段杀灭的只是细菌成体,对芽孢是无效的。芽孢是细菌在不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发育成为菌体。因此以往讲到的消毒不是一个100%杀菌的手段,很多病菌消毒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控制。这句话对绝大多数消毒药有效,但是自从使用了二氧化氯,基本将消毒的概念颠覆了,因为二氧化氯可以将菌体连同其芽孢一同杀灭,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
2、高效经济性,0.1ppm的浓度下即可生效,能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
特别是小水体对药物的使用量很小,采用此方法经济实惠并且使用方便。相比紫外线灯首次使用投入小,20元就能买到近百片二氧化氯泡腾片,用0.5ppm的浓度安全消毒800升水体仅需400mg。如是10%的含量的2g片剂只需2片即可。
3、受温度的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变化不大。
4、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5、无隐患无残留,不会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不产生三致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
6、安全浓度下的绝对安全性。实验证明在安全浓度下其对鱼是不至亡的。
在0.5ppm的浓度下除个别(异形鱼)特殊鱼种外并无影响。更重要的是合适的浓度对硝化系统不产生影响。在0.75mg/L以下时,不会引起硝化系统崩溃,下药后连续监测氨氮等毒素指标,未发现提高,原因是硝化菌的生物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二氧化氯是非常安全的。
鱼病的治疗必须是鱼和水兼治
就像养鱼先养水一样,治疗鱼病也要先治水,因为病菌也存在于水里,如果不把水里的病菌消灭掉的话,是会继续感染病鱼的。二氧化氯一般作为治疗鱼的细菌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前面已经了解到二氧化氯的安全性和杀菌效力非常高,这里重点就二氧化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一些说明。
鱼病的治疗下药的方式一般采用药浴和下药两种办法。
首选是药浴,因为药浴使用独立的水体,不会破坏池塘的硝化系统,所以比较安全。
药浴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最好使用原池水,这样PH等没有变化,鱼不会不适。二是注意温度和供氧。三是按照规定正确配制药物剂量。四是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内药浴,如需长期药浴必须每天完全换水。
二氧化氯药浴浓度一般为0.5mg/L,采用浓配稀释法进行配制,一次药浴的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对于一般的水霉、蒙眼一次就可以治愈,比较顽固的菌病3至5次药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氯有增氧作用,药浴过程中也不要打氧,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药浴过程中曝气会减少二氧化氯的含量,这和其他药物药浴需要曝气是有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池塘下药一定要预防硝化系统崩溃,一旦造成硝化菌大量死亡,氨氮浓度就会上升,这会加速病鱼的死亡,很多时候鱼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错误的下药药死或是系统崩溃后被氨氮毒死的,这是池塘下药一定要避免的情况。
二氧化氯的其它功效:
1、活体饲料的消毒
不洁净的食物是诱发鱼类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因素。活饵饲料鱼安全重点不是后期处理,而是前期的选择,选择鲜活健康的饲料鱼虾非常重要。很多朋友在处理活饵饲料鱼的时候,使用盐和高锰酸钾消毒,由于处理的是活饵所以高锰酸钾的浓度更低只是微红,从上面的介绍大家都应该明白这样的消毒起不到什么作用。另外,大家要知道食盐那点浓度起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2、活饵消毒方法:
配制0.5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鱼体2小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此浓度下的水里饲养2-3天,(推荐喂活食的这样做)这样不但体表病菌全部杀灭,还可以把体内的病菌杀灭一部分。捞出后可以直接喂鱼,不需要清洗。冷冻是很好的杀菌方法,在低温下大部分细菌不能存活。
3、新鱼入池之前的防疫
新鱼进池前进行防疫消毒很有必要,可以有效防止外来鱼病的传播。配制0.5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鱼体30分钟后捞鱼入池可有效杀灭体表的病菌,此方法是非常好的习惯。
4、换季期间困水入池前的消毒
我们知道在春秋两季是病菌的高发期,在此期间所有入池的源头都必须把控好。作为即将入池的新水如果有困水条件的除加温之外,最好做一下二氧化氯消毒之后再入主池,方法同上,这样会减少很多比如白点病这样季节性很强的麻烦。
1、广谱强力性,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
一般消毒手段杀灭的只是细菌成体,对芽孢是无效的。芽孢是细菌在不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发育成为菌体。因此以往讲到的消毒不是一个100%杀菌的手段,很多病菌消毒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控制。这句话对绝大多数消毒药有效,但是自从使用了二氧化氯,基本将消毒的概念颠覆了,因为二氧化氯可以将菌体连同其芽孢一同杀灭,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
2、高效经济性,0.1ppm的浓度下即可生效,能有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
特别是小水体对药物的使用量很小,采用此方法经济实惠并且使用方便。相比紫外线灯首次使用投入小,20元就能买到近百片二氧化氯泡腾片,用0.5ppm的浓度安全消毒800升水体仅需400mg。如是10%的含量的2g片剂只需2片即可。
3、受温度的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变化不大。
4、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5、无隐患无残留,不会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不产生三致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
6、安全浓度下的绝对安全性。实验证明在安全浓度下其对鱼是不至亡的。
在0.5ppm的浓度下除个别(异形鱼)特殊鱼种外并无影响。更重要的是合适的浓度对硝化系统不产生影响。在0.75mg/L以下时,不会引起硝化系统崩溃,下药后连续监测氨氮等毒素指标,未发现提高,原因是硝化菌的生物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二氧化氯是非常安全的。
鱼病的治疗必须是鱼和水兼治
就像养鱼先养水一样,治疗鱼病也要先治水,因为病菌也存在于水里,如果不把水里的病菌消灭掉的话,是会继续感染病鱼的。二氧化氯一般作为治疗鱼的细菌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前面已经了解到二氧化氯的安全性和杀菌效力非常高,这里重点就二氧化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一些说明。
鱼病的治疗下药的方式一般采用药浴和下药两种办法。
首选是药浴,因为药浴使用独立的水体,不会破坏池塘的硝化系统,所以比较安全。
药浴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最好使用原池水,这样PH等没有变化,鱼不会不适。二是注意温度和供氧。三是按照规定正确配制药物剂量。四是必须按照规定时间内药浴,如需长期药浴必须每天完全换水。
二氧化氯药浴浓度一般为0.5mg/L,采用浓配稀释法进行配制,一次药浴的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对于一般的水霉、蒙眼一次就可以治愈,比较顽固的菌病3至5次药浴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氯有增氧作用,药浴过程中也不要打氧,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药浴过程中曝气会减少二氧化氯的含量,这和其他药物药浴需要曝气是有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池塘下药一定要预防硝化系统崩溃,一旦造成硝化菌大量死亡,氨氮浓度就会上升,这会加速病鱼的死亡,很多时候鱼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错误的下药药死或是系统崩溃后被氨氮毒死的,这是池塘下药一定要避免的情况。
二氧化氯的其它功效:
1、活体饲料的消毒
不洁净的食物是诱发鱼类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主要因素。活饵饲料鱼安全重点不是后期处理,而是前期的选择,选择鲜活健康的饲料鱼虾非常重要。很多朋友在处理活饵饲料鱼的时候,使用盐和高锰酸钾消毒,由于处理的是活饵所以高锰酸钾的浓度更低只是微红,从上面的介绍大家都应该明白这样的消毒起不到什么作用。另外,大家要知道食盐那点浓度起不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2、活饵消毒方法:
配制0.5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鱼体2小时,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此浓度下的水里饲养2-3天,(推荐喂活食的这样做)这样不但体表病菌全部杀灭,还可以把体内的病菌杀灭一部分。捞出后可以直接喂鱼,不需要清洗。冷冻是很好的杀菌方法,在低温下大部分细菌不能存活。
3、新鱼入池之前的防疫
新鱼进池前进行防疫消毒很有必要,可以有效防止外来鱼病的传播。配制0.5mg/L的二氧化氯水溶液浸泡鱼体30分钟后捞鱼入池可有效杀灭体表的病菌,此方法是非常好的习惯。
4、换季期间困水入池前的消毒
我们知道在春秋两季是病菌的高发期,在此期间所有入池的源头都必须把控好。作为即将入池的新水如果有困水条件的除加温之外,最好做一下二氧化氯消毒之后再入主池,方法同上,这样会减少很多比如白点病这样季节性很强的麻烦。
上一篇:二氧化氯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
下一篇:水产病虫害的抗药性及防控对策
欢迎关注本站"水花鱼"微信公众帐号!关注后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