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13983250545
微信:ycsh638
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低温不用药“的误导:鱼用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天气情况但不应绝对化!

用药的妨害
鱼用药物主要是用来杀灭病原体达到防治鱼类疾病的目的,但药物(主要指外用药物)进入水体后,在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时,往往同时也杀灭了水体中的一些浮游生物,使水体的光合作用减弱,同时杀死的浮游植物发酵会耗氧;而药物在分解或溶解过程中,也会使水体的各项水化指标有所改变,暂时打破了水体现有的平衡;再加上药物本身对鱼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使鱼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下来适应新的环境。
在天气状况不佳时(如阴雨天气),水体中的光合作用不强,溶氧量较低,水体本身的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差,而此时用药,特别对水体破坏作用大、对鱼体刺激性强的药物,在水体中的作用时间也较长,往往会造成鱼类缺氧或中毒死亡。这样不仅起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更大损失,所以选择晴好天气用药较好。当然,如二氧化氯、水质保护解毒剂、颗粒氧等因具有改良水质的作用药物,可不受天气情况的制约。
低温不用药
在业界早有"低温不用药"一说,但让人不解的是:总不至于有虫不杀有病不治,宁愿让鱼死也不用药?因为:鱼类本身就有低温类病害,比如水霉病和小瓜虫、斜管虫,这些都是冬春低温时节的特有病害,水霉病每年造成的损失是特别大的,小瓜虫冥顽不治每年也是很恼人的。因此,"低温不用药"不能绝对化,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能固守陈规。
正确应对
因为冬春气候阴冷,时有雨晴不定。有人在咨询时问:阴雨变冷,气候不好,鱼又在生病,还能用药吗?其实这就是受了"低温不用药"的误导。天气不好不用药当然好,全年不用药当然更好。
因此,当鱼有重病要死鱼了或者已经有鱼死了,我们要有"十万火急,兵贵神速"的态度严肃应对,应当采取"120急救"和"重症监护"的果断措施,你还去按教条式的"公式"来套用,磨磨蹭蹭的,有时不好的天气可以长达几天甚至十几天,而严重的鱼病三五天就会暴发,暴发后不可逆转。你去等天气好了后再用药,可能鱼也死得差不多了。所以,是否用药要灵活思考,不能死搬硬套,"该出手时就出手",该用药时必须用药。除了菊脂类杀虫在低温时慎用,其它类药都可用无妨。
如果鱼病非常严重,万不得已必须施用药物治疗时,无论天气及水体如何恶劣,则必须投用药物。只是在此情况下,务必作好应急预案,比如加开增氧机、加换池水等措施,确保用药安全。
声明:本站未注明出处的转载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本站"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头条号!将会定期向你推送本号信息!将为你精诚服务!